今年我去日本探亲,随身带的一本书是中国青年报原驻日记者苏海河送我的《回眸东京》,苏海河也是这本书的编者之一。在日本读这本书,有一种亲切感。
《回眸东京》不是一部全面介绍日本和中日关系的书,但它又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日本和中日关系的许多方面。《回眸东京》也不是一部我们通常看到的见诸报端的那种报道文集,但它写的又是真人真事,带有纪实性。
那么《回眸东京》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书呢,编者在《后记》中说:“本书收入的文章,有中国驻日记者在东京工作、生活的回忆;有对日本友人的追怀;也有对日本社会的观察与思考;还有目前正活跃在报道第一线的记者们的采访体验。”“本书收入的多是记者在报道以外感受较深的东西,留下人生一段难忘的经历”。把收入书中的多数文章定位在“报道以外感受较深的东西”上,把驻在一个国家长达数十年之久的众多记者写的“报道以外感受较深的东西”集中起来,编缀成书,正是《回眸东京》的特色。
那些颂扬中日两国人民友谊的篇章,是书中最为动人的篇章。王大军在《绿色的思念》这篇文章中写了一个为中国大地在绿化,为日中两国世世代代代友好,花掉了自己几千万日元的积蓄,付出了全部精力的老人,这位老人叫菊池善田,早在50年代访华时他就受到过毛主席、周总理的接见。在《回眸东京》中,我们还看到冈崎嘉平太、佐藤繁实、井上靖、中田庆雄、川田泰代等等人士,是怎样为两国人民的友谊这座大厦培土、添砖、加瓦的。颂扬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,是发展一衣带水的中日两国睦邻友好关系的需要,是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的需要,也是回击那些为侵略辩解,至今尚不认罪的日本右翼势力的需要。
《回眸东京》的许多篇章还渗透了记者采访业务方面的感受,给我们留下了在国外采访的宝贵经验。光明日报记者陈志江写的《一次难忘的采访》中体现敬业精神和采访作风。1995年1月阪神大地震发生后,陈志江头两天连续向国内发回3篇综合介绍神户地震的长篇消息,然后约上北京日报、文汇报和中国新闻社的驻日记者,在第三天克服重重困难,冒着余震的危险,驱车赶往600公里外的神户地区采访。百闻不如一见。此行他赶写了5篇通讯,受到国内读者的欢迎。神户之行的报道,后来获得日本短波电台亚洲奖。该奖设于1984年,专门授予亚洲国家和地区对日本进行报道的外国记者。中国记者获此奖的还有骆为龙,那是1985年。
记者们感受东瀛,再把他们的感受传达给读者,这对认识、了解日本,进而思考日本,无疑是有价值的,这也是《回眸东京》要达到的目的。但我想,这本书的价值还不只此,读者们通过感受东瀛的文章,也认识了记者,这对我们研究驻外记者的工作、生活,也不失为一本有益的书。